腾博官网诚信为本专业服务学院简介
腾博官网诚信为本专业服务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沈阳师范学院教育研究室。1982年建立教育科学研究所,并得到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是辽宁省第一个教育学科硕士点。1985年成立教育系,开始招收本科生;1999年系所整合;2003年更名为腾博官网诚信为本专业服务。学科先后涌现出马秋帆、李放、张维平、张德祥、邬大光、周浩波、施晓光等国内知名学者。
学院现有教育学、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教育学科现为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层次学科,在全省首轮双一流建设考核中为“优秀”。学科入选软科2024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辽宁第一、东北第二)。在全国第四、五轮学科评估中,教育学评估结果均为B;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评估结果为B,位列辽宁省第一、东北第二。
学院依托教育学、心理学2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设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法学、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硕士(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等15个专业。学院所设教育学(师范)、应用心理学(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等3个专业现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05人,硕士研究生427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含教授28人,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100%;学院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教师培养教指委委员3人,“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工程人选6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辽宁省研究生导师4人。
学院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42项(国家重点项目2项),在SSCI、CSSCI、北大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37篇(其中顶级期刊《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12篇),以第一单位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0项。2021年以来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2项,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获奖数量与等级均处于同学科省内第一。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论》《数字媒体技术》2门,参编教育部马工程教材《教育哲学》《教育管理学》2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余门。学科获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15项、二等奖3项,获批数量全省同类学科第一,其中2022年获批首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全国首批教育专业学位案例教学大赛特等奖1项;2022年以教育学学科为依托,获批辽宁省首批研究生导师培训基地,学科获批第三批全国高校党建“对标联创”样板支部,获辽宁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点,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计划。
教育学、心理学学科建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委员会、国家民委第三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辽宁职业教育研究院,2023年落实教育部与辽宁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中“支持沈阳师范大学建设面向东北三省一区的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战略任务,建设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东北),实现学科国家级平台建设的突破;学科现建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验实训中心)、教育部“教育政策与法制调研协作基地”、教育部“民族地区教育评价重点研究基地”“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CTTI)”等国家、省部级教研、科研平台23个。学院建有面向学术前沿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部。
学院秉持博雅教育、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在本科、研究生阶段实行全程、全员导师制。学院毕业生分布在各行各业,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领域涌现出了大批杰出校友,成为博士生导师、大学校长、知名中小学校长和各级教育管理者。每年均有大批毕业生直接考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名校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
学院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与俄、美、德、日、韩等国家高等院校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合作关系。学院已连续8年举办俄语国家大学校长研修班,构架“一带一路”国家援外培训和教育人文交流战略支点。2024年与俄罗斯特维尔国立大学联合培养教育学博士,成立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士工作站。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西阿拉巴马大学开展教育博士联合培养获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3个国际研究项目。
面向未来,腾博官网诚信为本专业服务确立大科学时代新的大教育学学科建设观、发展观、质量观,坚持以博士点建设为引领,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为支撑,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学术创新、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继续保持和巩固全国知名、东北一流的地位,成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基地、教育家成长的摇篮、政府教育决策咨询的智库、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学术研究的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