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下午,沈阳师范大学腾博官网诚信为本专业服务主办,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学术之星杯”研究生创新论坛本学期第二次学术报告在田家炳教育书院208会议室成功举办。本场论坛由2023级教育学原理专业李佳琪、2024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李懿峰作为报告人,赵爽教授、赵士谦副教授、勾月副教授、周帆博士、吴英楠博士作为报告与谈老师参加了论坛。周帆老师对首次莅临“学术之星”创新论坛的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
周帆老师开场致辞
第一位报告人李佳琪同学作了题为《现代性视域下义务教育制度公共性价值建构的历史逻辑》的报告。义务教育制度是教育现代性的开端、载体和代表,义务教育制度具有现代性与公共性两种基本属性。义务教育制度的演进过程是现代性建构的过程,义务教育制度的四个阶段包括:义务教育制度的出现--公共精神的产生:义务教育制度的契约精神--国家强制与公民义务;义务教育制度的法治逻辑--教育平权与机会均等:义务教育制度的科学规约--学习权利与教育保障。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以进入优质均衡时代,同时也伴随着多样化优质学习机会、资源社会化供给方式和社会阶层分化等因素对义务教育带来的挑战。在报告最后,李佳琪同学指出目前在该研究中存在的三点疑惑。
李佳琪同学报告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就汇报内容展开热烈讨论。赵士谦副教授对题目中的“历史逻辑”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针对义务教育的概念界定与汇报人展开交流。勾月副教授高度肯定了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并以比较教育学的视角看待义务教育问题,她指出在对外国教育研究中应着眼于探索外国研究与中国义务教育中可比较的着力点,由此展开研究。
第二位报告人李懿峰同学以《基于语言线索及非语言线索下的谎言识别》为题报告。李懿峰首先解释了谎言的定义、普遍性、以及识别谎言的挑战。随后介绍了语言线索分析的量表,利用量表讲述了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接下来介绍了非语言性线索分析,以微表情导入,介绍了面部编码系统以及声音压力分析,以及肢体语言的神经机制,量化技术与挑战。最后提出多模态融合技术的构成、研究突破、跨文化挑战,在技术层面、逻辑层面的展望。
李懿峰同学报告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就汇报内容展开激烈讨论。吴英楠博士指出量表的标准化是否完成,它的科学性和意义在于什么,以及深入研究的困难所在。周帆博士指出了理论的总结和难点,谎言检测的难度,如真话与谎言在情绪上、姿势上、识别技巧上的差异,补充了真话与谎言道德上的差异,以及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最后对文章逻辑进行了总结。
师生讨论交流
撰稿:于博鹏、南明泽
摄影:徐淑琪
一审一校:周帆
二审二校:王江洋
三审三校:张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