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下旬,湖北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医疗卫生战线上的广大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风雨兼程,驰援武汉,抗战疫情第一线,为迅速打赢这场全民“抗疫”攻坚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疫情发展,许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以及隔离在家的普通民众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不适,少数人甚至出现较严重的应激障碍。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的座谈会上指出,“隔离在家的群众时间长了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病亡者家属也需要心理疏导。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为此,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迅速开通,并在全国范围内紧急招募心理援助志愿者,对志愿者提出了严格的线上咨询水平要求。
心理“防疫”,刻不容缓!我院心理学科主动组织咨询专家队伍参与该项工作。我院郭瞻予老师、胡丽萍老师、胡雅梅老师、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李艳芬老师等多位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部心理援助热线工作。她们主动放弃个人休息时间,默默无闻,不辞劳苦,部分老师参与咨询的时间跨度长达6个多月,个别老师主动请缨,进行每周一次的凌晨2-4点的线上咨询,超时成为常态,熬红了双眼。上述老师的线上咨询对象遍及国内多个省份的人民群众,甚至惠及身处国外的留学生。本次线上咨询任务成效显著,为我院师德师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院德智体美劳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注入了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