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学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Pedagogy
(04010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素养,毕业后能独立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胜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教育行政机关、职业院校等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良好、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基本状况、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熟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掌握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3. 具有较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践能力,能够较好地掌握并运用职业教育理论发现、分析、解释、和解决职业教育实践问题;能够较好地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能力;能够掌握并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和翻译相关的专业文献;能够掌握并熟练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
二、学制、学分与培养方式
本专业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6年,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至少修满47学分。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生中期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集体讨论。
三、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为:
1.高等职业教育
2.比较职业教育
3.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四、课程设置及修业要求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以75分为及格,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研究方向课;非学位课程以60分为及格,包括非学位必修课、公共选修课(至少修1门,多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专业选修课、补修课程(同等学力和跨专业的学生需补修所学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2门不计学分)。课程考核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与成绩管理规定》执行。课程设置详见“培养计划一览表”。
五、实践环节
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如下: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在第三学期,研究生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根据研究方向,在查阅文献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毕业(学位)论文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并写出选题报告。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2.学术活动(1学分):在学期间,研究生需听取至少10场学术报告,公开作至少1场学术报告,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和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
3.实践教学(2学分):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进行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是教学实践也可以是社会实践,累计时间不少于2个月,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暂行规定》执行。
六、中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各培养单位要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课程学习情况、学术活动情况、实践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执行。
七、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完成毕业(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答辩,可以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以授予相应硕士学位。具体按《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沈阳师范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八、专业文献目录
(一)专业著作
1. 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1998
3.欧阳河等.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周明星.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 姜大源.职业教育要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8. 徐平利.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徐涵、高鸿.中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比较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11.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2. 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 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14. 孙祖复、金锵.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5. 澄明与借鉴.人本主义视角的美国职业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6.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7.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18. 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9. 徐涵.中德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0. 赵志群.(德)海尔伯特·罗什(Herbert R sch)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1.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2.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3. 欧盟Asia-Link 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4.黄克孝.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5.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6.徐涵.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与反思.北京: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与反思,2014
27.王屹.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8.菲利克斯.劳耐尔.国际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上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9.夏建国.高等技术教育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地区网络.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1.Ian Finlay, Stuart Niven and Stephnie Young (1998)Changing Voc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Routledge
32.Frederick T. Evers, James.C. Rush, Iris Berdrow (1998) The bases of Competence: Skill for Lifelong Learning and Employabili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33.Devid Stern and Daniel A Wagner (Eds.) (1999)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Cresskill: Hampton Press.
34.Patrick Ainley and Helen Rainbird (Eds.) (1999)Apprenticeship : Towards a New Paradigm of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35.Curtis R. Finch &John R. Crunkilton (1999)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Planning,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36.R. Harris etc.(1995)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etween a Rock and a Whirlpool. South Melbourne: Macmillan Education Australia PTY Ltd.
37.R. Buckley and J.Caple (1995)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Lonton: Kogan Page.
38.S. Gill, Fred Fluitman and Amit Dar (2000)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form: matching skill to markets and budge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9.David Frost, Andrew Edwards, Helen Reynolds (1995) Careers Education and Guidance. Lonton: Kogan Page.
40.Debra D. Bragg (2001) The New Vocationalism in Community Colleg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41.ILO (2000) Learning and Training for Work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
(二)专业期刊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教育与职业.中华职教社
3.职业技术教育.吉林工程师范学院
4.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5.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6.教育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7.比较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
8.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工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
10.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11.教育发展研究.上海腾博官网诚信为本专业服务
12.外国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九、培养计划一览表
培养单位 | 腾博官网诚信为本专业服务 | 专业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最低学分:47 | |||||||
研究方向 | 1.高等职业教育 2.比较职业教育 3.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 ||||||||||
课程类型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修业 要求 | |||||
学 位 课 程 | 学位 公共 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考试 | 必修 | ||||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8 | 1 | 考试 | 任选一门 | ||||||
英语/日语/俄语 | 6 | 108 | 1、2 | 考试 | 必修 | ||||||
学位 基础 课 | 教育基本理论 | 3 | 54 | 1 | 考试 | 必修,3门10学分 | |||||
教育科研方法 | 4 | 72 | 1 | 考试 | |||||||
职业教育原理 | 3 | 54 | 1 | 考试 | |||||||
研究 方向 课 | 高等职业教育学(1、2、3) | 3 | 54 | 2 | 考试 | 必修,3门9学分 | |||||
比较职业教育(1、2、3) | 3 | 54 | 2 | 考试 | |||||||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1、2、3) | 3 | 54 | 3 | 考试 | |||||||
非 学 位 课 程 | 非学 位必 修课 | 专业外语 | 2 | 36 | 2 | 考试 | 必修,2门4学分 | ||||
SPSS | 2 | 36 | 2 | 考试 | |||||||
公共选修 | 查看当季课程表 | 2 | 36 | 2 | 考查 | 任选一门 | |||||
专业选修 | 职业教育哲学 | 3 | 54 | 3 | 考查 | 至少修3门,至少修9学分 | |||||
学术论文写作与指导 | 3 | 54 | 2 | 考查 | |||||||
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 | 3 | 54 | 3 | 考查 | |||||||
职业教育管理理论与实务 | 3 | 54 | 3 | 考查 | |||||||
职业教育社会学 | 3 | 54 | 4 | 考查 | |||||||
职业教育教师学 | 3 | 54 | 3 | 考查 | |||||||
职业教育学术前沿 | 1 | 20 | 4 | 考察 | |||||||
补修 课程 | 中外教育史 | 0 |
| 学生自己安排时间随本科生上课 |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者必修 | ||||||
教育统计与测量 | 0 |
| |||||||||
实践 环节 | 开题报告 | 1 |
| 3 | 答辩 | 必修 | |||||
学术活动 | 1 |
| 1-6 | 考查 | 必修 | ||||||
实践教学 | 2 |
| 1-6 | 考查 | 必修 | ||||||
论文 | 毕业(学位)论文 | 0 |
| 5-6 | 答辩 | 必修 |